如何手搓AI Agent
写在前面:本文源自2025年3月的一次公司内部分享。如果你也曾被“大模型无所不能”的宣传洗脑过,那今天咱们就一起拆穿它的“嘴强王者”本质,并亲手给它装上手脚——做一个真正能干活的AI Agent!
一、大模型这么强,为啥还要Agent?
你有没有试过对ChatGPT说:“帮我订张机票!”
它大概会温柔地回你一句:“亲,建议您打开携程哦~”
是不是瞬间感觉被敷衍了?
没错,这就是当前大语言模型(LLM)的三大“硬伤”:
- 知识滞后:它可能还在怀念2012年的世界末日,根本不知道昨天的油价涨了。
- 无法动手:它能教你追女神,但不会帮你发微信(毕竟它连手机都没有)。
- 缺乏主见:像极了开会时说“我都行”的同事,最后活全甩给你。
所以,光靠“嘴强”是不够的。我们需要一个能感知环境、自主决策、动手执行的智能体——这就是 AI Agent。
简单来说,Agent = LLM + 工具 + 编排逻辑。
你可以把它理解为:给大模型装上“手脚”(工具)和“小脑”(编排层),让它从“嘴强王者”变身“行动派打工人”!
二、Agent vs LLM:谁才是真·靠谱?
特性 | LLM(比如 ChatGPT) | AI Agent |
---|---|---|
核心能力 | 语言理解与生成 | 语言理解 + 推理规划 + 工具调用 + 自主行动 |
知识来源 | 训练数据(截止到某年某月) | 训练数据 + 实时信息 + 外部数据库 |
能不能动手? | ❌ 只能嘴上说说 | ✅ 能查天气、发邮件、订机票 |
解决问题方式 | 被动回答 | 主动分析 → 规划 → 执行 |
举个栗子 | “你可以试试携程” | “已为你订好10月15日北京飞三亚的机票,经济舱,靠窗” |
一句话总结:LLM 是顾问,Agent 是包工头。
三、手搓Agent的“三剑客”
一个完整的Agent通常由三个核心组件构成:
- 大脑(LLM):负责理解用户意图、推理任务、决定下一步干啥。比如判断你是要注册、查询,还是删号跑路。
- 手脚(Tools):让Agent能和外部世界互动,比如查数据库、发邮件、调API。没有工具,Agent就是个“思想家”。
- 指挥中心(编排层):协调大脑和手脚,管理对话状态,确保任务一步步推进,不跑偏。
整个流程大概是这样的:
用户输入 → LLM理解意图 → 规划行动 → 调用工具 → 获取结果 → 返回用户(或继续下一步)
四、开发前的“吃饭家伙”
别急着写代码,先备好装备:
- Python:AI界的“万能胶水”,库多、生态好、写起来爽。
- PyCharm 或 Jupyter Notebook:一个适合工程开发,一个适合快速验证想法。
- LLM选择:国内推荐通义千问(Qwen),免费额度够用(比如 qwen-max 送100万token),后面案例就用它。
- 基础知识:懂点机器学习原理、会处理数据、能写Python函数——不用多深,但得会“缝合”。
💡小贴士:本文坚持“手搓”原则——不用 Dify、Coze 这类平台,直接写代码!只为让你知其然,更知其所以然。
五、实战:从 Hello World 到油田问数
1. Hello World 级 Agent
最简单的Agent:你问它“你好”,它回你“你好呀!”。虽然没啥用,但仪式感不能少!
运行代码
1 | import os |
运行结果
1 | 你好!看来你对 **南威软件** 感兴趣。南威软件(Nanwei Software)是中国一家专注于 **政务信息化、公共安全、智慧城市** 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,提供软件开发、系统集成和解决方案服务。 |